台中肉員 vs 北斗肉㘣

最近去台中好像都會去吃這家台中肉員,據說是70年的二代老店,每次去都看到蠻多客人,搞不好都是像我這種外地來的觀光客去捧場,不過好不好吃就見仁見智,我自己是覺得肉圓本身還可以,但是也沒有到很好吃的地步,後來找了一些資料,才發現全台灣的肉圓種類還真是不少,也各有特色,北中南就有紅槽肉圓、新竹肉圓、南投肉圓、彰化肉圓、北斗肉圓、屏東肉圓等,所採用的食材跟做法都有所差異,而在台北我到饒河街有吃過一家北斗肉圓,覺得還蠻不錯的,所以就想來做個比較介紹一下(其實好不好吃都講完了)。

為什麼取名是肉員而不是肉圓?這我也不太清楚
台中肉員

2013-0309 台中肉員

從日治時代開始,台中肉圓的創始者周萬紫先生,就沿街挑擔賣肉圓。他的肉圓是以蕃薯粉加上米漿作丸皮,包住以蹄膀肉和竹筍作成的餡,再放入以豬油和沙拉油混合的油鍋中炸。在製作過程中肉要用力捏摔成丸狀才能保持彈性,粉皮在打漿的時候須使力攪拌才能保持嚼勁,起鍋的肉丸淋上特製米漿和辣醬,其特殊的香味,直叫人口水直流。

傳遞二代接掌台中肉員的周朝堂先生,更推出可口的冬粉湯和貢丸湯,是搭配台中肉圓的最好湯點。每天人潮洶湧,可見其受喜愛的程度。早期,台中肉員以周萬紫之名取為「萬子肉圓」,前總統嚴家淦先生,前副總統謝東閔先生都曾前往光顧,後來「萬子肉圓」成立店面後,更名為「台中肉圓」,有當地肉圓龍頭的意味。(資料來源:台中肉圓70年老店)
2013-0309 台中肉員

2013-0309 台中肉員

店門口一邊是賣肉圓
2013-0309 台中肉員

台中肉員

而另一邊是賣魚丸湯跟冬粉湯
2013-0309 台中肉員

台中肉員

一般人最常點的就是一顆肉圓加上一碗冬粉湯
台中肉員

2013-0309 台中肉員

台中肉㘣的表皮雖然看起來嫩Q,但是吃起來卻是太過韌硬,蠻難咬爛的,我想應該粉皮打漿的時間太久,而內饀的豬肉就是一整塊,似乎是肉丸而不是肉圓,其它饀料反而不多,這跟北部的肉圓做法好像差別很大,反而沒有想像中的美味
2013-0309 台中肉員

魚丸湯有三顆,一碗30元應該還算是合理
魚丸湯

冬粉湯
冬粉湯

另一種吃法就是把冬粉撈到吃完肉圓的碗中
冬粉湯

沾著肉圓醬汁一起吃,我覺得這反而比吃肉圓還好吃
冬粉湯

台中肉員
地址: 402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529號
電話:04 2220 7138
服務時間: 星期四時段 上午 10:30–下午 8:30



在台北饒河夜市的小巷中發現的一家北斗肉圓,叫「上品北斗手工肉㘣」,看起來不像是加盟店,網路上有找到另一家上品肉圓是在汐止,但是好像遷址了,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個老闆,北斗肉圓顧名思義,就是來自彰化北斗的肉圓,也相傳是肉圓的發源地。
相傳肉圓是在北斗地區的寺廟擔任文筆生的范萬居先生所創,經過第二代范媽意以扁擔沿街叫賣,再由第三代范龍生研發創新,現由第四代傳人范振森(北斗肉圓生)及范振忠(范氏肉圓生)經營,達百年歷史。當時北斗地區發生水災,范萬居將地瓜曬乾,磨成粉後揉成團狀,再煮熟給災民食用,並未包肉。
後來又經過改良,加入豬肉、筍子等配料,逐漸發展成現今為人所熟知的肉圓,並且流傳到台灣各地,也產生了各地不同用料與做法的特色肉圓。(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北斗手工肉圓

好像是夫妻2人一起經營
北斗手工肉圓

北斗手工肉圓


北斗肉圓外型較小,為三角形;且內餡只使用竹筍及豬肉。製作過程完全手工,先捏出外觀近似寶島形狀後,以高溫蒸氣蒸熟後即可食用,再經過油炸後口感更佳。(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因為北斗肉圓比台中小顆,所以一碗會有兩顆
北斗手工肉圓

而且老闆十分的貼心,每一顆肉圓的正反兩面都會剪開,所以每一碗都要剪四次,真的很費功夫,不像台中肉圓,連剪都沒剪
北斗手工肉圓

除了表皮是真正的軟Q,竹筍及豬肉也很滑嫩,重點是肉圓皮每一口都不用咬太久,一開始有嚼勁,但是咬沒幾下就自然化開了,個人很喜歡這樣的口感
北斗手工肉圓

有拍了一段老闆剪肉圓的畫面,既使人再多也不馬虎,一樣照著差不多的步調去剪肉圓


另外它的配湯有貢丸湯跟四神湯,而我每次都是點四神湯,感覺比較對味
北斗手工肉圓

大腸燉的非常熟爛,很好咀嚼入口
四神湯

上品北斗手工肉㘣
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709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