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宵節前一天,台南鹽水鎮已經開始展開每年農曆1月14日、15日為期二天的蜂炮活動,從農曆1月14日早上8時在鹽水武廟廣場前由縣長主持啟炮儀式後繞境全鎮2天,並於1月15日晚上8時30分在鹽水國中操場舉辦鹽水蜂炮集中施放晚會。我們到達鹽水的時候就是在2/27(六),也就是農曆的1/14,可以看到街上已經有許多的迎神繞境的活動,在當天晚上就要第一次體驗蜂炮的震撼,不過因為我們是初級班所以先從遠處開始觀看。

由Brian先帶我們在鹽水到處吃吃喝喝,順便看一下古蹟還有一些炮城,首先看到的是迷你炮城,看起來很可愛,而蜂炮就是一支一支的擺在炮城裡,今年有大約近百座炮城,大大小小的會在整個鹽水鎮發放,那種場面光用想的就覺得很浩大。

接下來到大眾廟來看看在元宵節隔天凌晨三點才會發放的一個大炮城

看到大炮城還正在安裝蜂炮,光是看整面牆那麼大的炮城,要裝滿蜂炮的畫面就很誇張,蜂炮的基本做法:是以木條釘製大型支架,可從二尺到二十尺高,再將沖天炮排滿在木架上,可從幾千支到一萬幾千支沖天炮不等,接著將沖天炮的炮心連接起來,組成了炮台(或稱炮城),再加以外觀裝飾,黏貼色紙,組成人形、動物型等。通常家族會動員家人一起製作蜂炮來參加活動(參考:維基百科。

地上擺了一堆堆的蜂炮,還有無數的火藥引線

這種蜂炮就叫做「哈電小火箭」,好像不用錢的,一箱一箱的全部拆過

這位正在插蜂炮的大哥就是老闆,聽他說這個炮城有十萬支的蜂炮,是新式的炮城,因為與一般傳統的蜂炮不一樣,不是一支一支的點燃,而是用雷管一次點燃,所以威力驚人,在瞬間會全部發射出去,萬箭齊發

看到整面密密麻麻的蜂炮,也覺得頭皮發麻起來了

這幾位就是我的炮友(一起看蜂炮的朋友),大家還是在廟前的大樹下乘涼,還可以有說有笑,晚上才會知道厲害

除了廟裡那種大炮城,還有民宅自家做的炮城,如果看到民宅前面有掛著紅燈籠就代表裡面有炮城,所以附近要嚴禁煙火,這種是傳統的炮城,會用引線將蜂炮一支一支的連接,所以是一排一排慢慢的發射。


路上有許多安全帽的在販賣,而且非常的便宜,一頂只要100元,還有專門用來看蜂炮用的「炮衣」,很多外地來的觀光客或是學生族,已經在開始在採購一些安全裝備(我看這些人是準備當炮灰吧)

夜晚來臨時,雖然隔天才是元宵節,但是今天的月亮已經夠圓夠大了

在街上已經看到有高空煙火的炮筒開始在佈置,周圍除了嚴禁煙火外,還要拉起警示線,因為高空煙火十分的危險,聽Brian講很久以前,曾經有過一顆沒有飛上天的炮筒在地面上炸開,結果有人因為太靠近而炸斷腿,所以在施放的時候還是站遠一點欣賞就好。

遇到一位蘋果日報的記者來採訪,他的裝備真的很專業,是跟消防隊借的護具,那一定很安全的

來看看我們這群初級班的裝備,一看就知道是外地來的,在地的Brian連安全帽都不用戴,還穿著短袖,根本是沒有在怕的,還好今天我們只是先站遠遠的體驗,明天才會加強我們的裝備正式下場。


街上有很多人已經在引頸期盼


還看到一位大姐頭的頭盔十分的引人注目,裝備那麼齊全,想必是身經百戰,這位大姐頭不知道有沒有隨身攜帶尺二

等到時間差不多了,看到附近商家的妹妹出來擺鞭炮,也是短袖短褲一付輕鬆自如的樣子,看來只有我們這群死觀光客比較緊張。

因為要等待神轎的繞境,所以要先知道神轎的經過路徑及時間,一般來說會有三條路徑,會有全副武裝的轎夫抬著神轎從「武廟」開始出發,當神轎快到炮城時,會先燃放鞭炮驅離站得太近的圍觀群眾,等神轎就定位,會將炮城推出,炮城推出後再燒香祈福拜一下,這時候才把炮城外面保護的塑膠布移開,蓋著塑膠布是怕不小心被其它煙火引燃,所以都要格外小心。
神轎一來還把鞭炮直接綁在神轎點放,真的是太強了

這時候開始把炮城推出


先燒香,等一下就要開始點燃蜂炮,所以這時候我們就要準備快閃,退到很遠的地方。

差不多有那麼遠吧

接下來直接來看影片,有兩段不同的角度,雖然已經離很遠,還是有種在街道槍戰的感覺,因為是第一次看蜂炮,所以覺得槍林彈雨,蠻刺激,但是這跟明天近距離體驗的程度來相比,根本不算什麼。
這就是放完蜂炮的炮城,裡面變成空城了,大家一起站在前面留念一下

放完蜂炮整條路上都是炮灰

炮友們的大合照

最後放一段比較沒有那麼恐怖的高空煙火,雖然曾經有人炸斷腿..............未完待續
再續....2010年鹽水蜂炮中級班體驗(下)
相關連結:台南縣政府-鹽水蜂炮
交通:在新營搭往鹽水的新營客運,於鹽水總站下車。開車:在新營交流道下中山高,沿172號縣道西行約3公里,即抵鹽水鎮。
由Brian先帶我們在鹽水到處吃吃喝喝,順便看一下古蹟還有一些炮城,首先看到的是迷你炮城,看起來很可愛,而蜂炮就是一支一支的擺在炮城裡,今年有大約近百座炮城,大大小小的會在整個鹽水鎮發放,那種場面光用想的就覺得很浩大。
鹽水蜂炮,是元宵節轟動全台的重要觀光民俗活動,每年吸引觀光客人數數以萬計,和「平溪天燈」,有「北天燈,南蜂炮」之美稱。鹽水蜂炮起源相傳於光緒11年7、8月間,鹽水街流行霍亂瘟疫,當時因醫藥不發達,死者日眾,居民恐慌,祈求關帝聖君解災救難。關聖帝君乃於元宵夜命周倉將軍為前導,帝君神轎殿後,眾善信隨神轎一路燃放鞭炮,遶境大街小巷至天明,將邪魔一掃而除。自此,後代子孫每年均沿襲往例,迎請關聖帝君元宵夜出巡。這種當初單純的燃放鞭炮蛻變為「蜂炮」、「炮城」等活動,奠定今日鹽水遠近馳名的民俗特色。資料來源:台南縣政府-鹽水蜂炮
接下來到大眾廟來看看在元宵節隔天凌晨三點才會發放的一個大炮城
看到大炮城還正在安裝蜂炮,光是看整面牆那麼大的炮城,要裝滿蜂炮的畫面就很誇張,蜂炮的基本做法:是以木條釘製大型支架,可從二尺到二十尺高,再將沖天炮排滿在木架上,可從幾千支到一萬幾千支沖天炮不等,接著將沖天炮的炮心連接起來,組成了炮台(或稱炮城),再加以外觀裝飾,黏貼色紙,組成人形、動物型等。通常家族會動員家人一起製作蜂炮來參加活動(參考:維基百科。
地上擺了一堆堆的蜂炮,還有無數的火藥引線
這種蜂炮就叫做「哈電小火箭」,好像不用錢的,一箱一箱的全部拆過
這位正在插蜂炮的大哥就是老闆,聽他說這個炮城有十萬支的蜂炮,是新式的炮城,因為與一般傳統的蜂炮不一樣,不是一支一支的點燃,而是用雷管一次點燃,所以威力驚人,在瞬間會全部發射出去,萬箭齊發
看到整面密密麻麻的蜂炮,也覺得頭皮發麻起來了
這幾位就是我的炮友(一起看蜂炮的朋友),大家還是在廟前的大樹下乘涼,還可以有說有笑,晚上才會知道厲害
除了廟裡那種大炮城,還有民宅自家做的炮城,如果看到民宅前面有掛著紅燈籠就代表裡面有炮城,所以附近要嚴禁煙火,這種是傳統的炮城,會用引線將蜂炮一支一支的連接,所以是一排一排慢慢的發射。
路上有許多安全帽的在販賣,而且非常的便宜,一頂只要100元,還有專門用來看蜂炮用的「炮衣」,很多外地來的觀光客或是學生族,已經在開始在採購一些安全裝備(我看這些人是準備當炮灰吧)
夜晚來臨時,雖然隔天才是元宵節,但是今天的月亮已經夠圓夠大了
在街上已經看到有高空煙火的炮筒開始在佈置,周圍除了嚴禁煙火外,還要拉起警示線,因為高空煙火十分的危險,聽Brian講很久以前,曾經有過一顆沒有飛上天的炮筒在地面上炸開,結果有人因為太靠近而炸斷腿,所以在施放的時候還是站遠一點欣賞就好。
遇到一位蘋果日報的記者來採訪,他的裝備真的很專業,是跟消防隊借的護具,那一定很安全的
來看看我們這群初級班的裝備,一看就知道是外地來的,在地的Brian連安全帽都不用戴,還穿著短袖,根本是沒有在怕的,還好今天我們只是先站遠遠的體驗,明天才會加強我們的裝備正式下場。
街上有很多人已經在引頸期盼
還看到一位大姐頭的頭盔十分的引人注目,裝備那麼齊全,想必是身經百戰,這位大姐頭不知道有沒有隨身攜帶尺二
等到時間差不多了,看到附近商家的妹妹出來擺鞭炮,也是短袖短褲一付輕鬆自如的樣子,看來只有我們這群死觀光客比較緊張。
因為要等待神轎的繞境,所以要先知道神轎的經過路徑及時間,一般來說會有三條路徑,會有全副武裝的轎夫抬著神轎從「武廟」開始出發,當神轎快到炮城時,會先燃放鞭炮驅離站得太近的圍觀群眾,等神轎就定位,會將炮城推出,炮城推出後再燒香祈福拜一下,這時候才把炮城外面保護的塑膠布移開,蓋著塑膠布是怕不小心被其它煙火引燃,所以都要格外小心。
神轎一來還把鞭炮直接綁在神轎點放,真的是太強了
這時候開始把炮城推出
先燒香,等一下就要開始點燃蜂炮,所以這時候我們就要準備快閃,退到很遠的地方。
差不多有那麼遠吧
接下來直接來看影片,有兩段不同的角度,雖然已經離很遠,還是有種在街道槍戰的感覺,因為是第一次看蜂炮,所以覺得槍林彈雨,蠻刺激,但是這跟明天近距離體驗的程度來相比,根本不算什麼。
這就是放完蜂炮的炮城,裡面變成空城了,大家一起站在前面留念一下
放完蜂炮整條路上都是炮灰
炮友們的大合照
最後放一段比較沒有那麼恐怖的高空煙火,雖然曾經有人炸斷腿..............未完待續
再續....2010年鹽水蜂炮中級班體驗(下)
相關連結:台南縣政府-鹽水蜂炮
交通:在新營搭往鹽水的新營客運,於鹽水總站下車。開車:在新營交流道下中山高,沿172號縣道西行約3公里,即抵鹽水鎮。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