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的轉型與存廢

寫一篇部落格的時間,就好像在寫日記一樣,說是寫日記可能也沒有那麼多時間,當成寫週記我想頻率應該是差不多,本來部落格就是定位成日誌的形態,但是現在好像也愈來愈少人會花時間寫日記,全部的人好像都已經粘著在社群網站或是微網誌上面,零散的以句發文,像是巧克力碎片一般,一點一點的撒出來,雖然有了互動,但是卻又好像是過煙雲煙,就像是某天我跟朋友聚餐,拍了幾張照片PO上FB或是Google+ 幾個月後,我還是可以從相簿裡找到這些回憶,但是應該不會再去翻幾個月前的某則訊息,就算一天只發一則訊息,恐怕也要滑上不少時間才能找到。


這幾個月我暫停在部落格發表文章,一來是因為很忙,二來是因為在這段時間突然閃過部落格轉型的想法,在幾年前其實也轉型過一次,把不同議題的文章折成兩個部落格,我看到很多人因為社群網站的掘起,漸漸地把部落格擺入了存廢的選項中,也有人把社群跟部落格互相的結合,這部份應該需要比較專職的部落客才做得到,或是把部落格搬到社群,Google+ 或是 tumblr倒是不錯的選擇,但是我想要的轉型可能跟社群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而是在想要如何在花最少時間完成我想要記錄。圖文型的作者可能就會開始想,以圖輔文比較好還是以文輔圖比較好?這跟每次拍照片量也有關係,如果是出遊,可能一本相簿拍了2、3百張照片,而去聚餐可能只有10幾張照片,所以食記跟遊記的文章呈現也許就會有所不同,照片比較少的文章就是以圖輔文,而照片很多的文章就是以文輔圖,而把照片存在社群網站或是存在網路相簿又可以有不同呈現方式,這個應該就是見仁見智。


PC時代寫部落格,而行動裝置時代寫社群,好像也是個趨勢,也有另一種選擇,就好比tumblr將部落格微網誌化,可能一張照片就成了一篇文章,以前寫部落格就好像吃到飽餐廳,所有的資訊滿滿的寫成一篇,而現在的文章就像是少量多餐,一天可以隨意發幾則,重量不重質,這樣的方式是好是壞,我想時間會慢慢證明,三、五年後,應該又會有新類型的模式出現。

你是先有目的再去選擇工具,或是利用現有的工具去完成目的呢?如果目的不變的情況下,有辦法隨時改變工具嗎?當你改變了工具是否會影響你的目的?這些問題我應該還是會繼續思考下去,現在的狀態就是Just do it,我的部落格依然存在,任何文章只要是搜尋引擎找的到,那它存在的類型是什麼,我想應該不是很重要。

留言